党建好声音 | 我在基层这些年——立足基层谱华章,十载奉献促涅槃
2025-06-16 16:06:22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肖君 |          浏览量:5686

桑植融媒6月16日讯,人潮溪镇溇阳村,位于桑植县东北边陲的一个小山村,有着“两山夹一沟”之称,十年前的溇阳,仅有一条主公路贯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为常态。虽然作为镇政府所在地,但人口流失严重,有着逐渐向“空壳村”转变的趋势,如何改变现状成了压在历届党支部书记心中沉甸甸的石头。

溇阳村青壮年流失严重,村干部空缺无人担任,经过再三思量,2014年刚开春,该村的老书记找到在外务工又一直支持村里工作的胡北海,希望他可以回村来。当时胡北海已是一个上市公司的中层骨干,月收入近万元,经过反复挣扎,“一个人富不算富,带动全村致富才是富”的想法逐渐涌上心头,最终,他放弃在外打拼的事业,返村就职。


新生篇:三把金钥匙开启振兴路

一、产业密钥:从野茶飘零到产业矩阵

野茶记:

一片叶子的产业觉醒之路

溇阳村,就像是一座天然的宝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野茶资源。可是,这些野茶就像是被遗落在角落里的明珠,由于采摘的难度极大,再加上加工技术相当落后,始终未能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胡北海上任之后,就如同一位执着的探险家,多次深入兄弟村考察学习,不断探索适合本村发展前景的产业。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之后,他提出了独具慧眼的“茶叶+”发展思路,他深知,要想打破目前的困境,必须紧紧依托乡村振兴这股东风,搭上“桑植白茶”这趟快速行驶的列车。在他不懈的努力之下,茶叶加工厂项目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顺利地在溇阳村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村民们再也不用为茶叶的销路而愁眉不展了,他们采摘的茶青,经过村集体统一的收购和集体经营,不仅成本大大降低,产业的竞争力也大大提高了。到了2024年的时候,茶叶产业直接带动茶农增收100余万元,相当于全村每户人家多养了两头肥壮的年猪。

此外,他还鼓励村民发展中药材、烟叶种植和生猪养殖,就这样,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就像一幅绚丽的画卷,在溇阳村慢慢地展开,村集体经济就像芝麻开花一样,连续三年节节攀升,溇阳村终于迎来了产业蓬勃发展的春天。


二、生态密码:点亮山沟的300盏星光

路灯经济学:

300盏明灯照见的山乡蝶变

曾经的溇阳村,一到夜晚就像是被一块巨大的黑布蒙住了一样,漆黑一片。村民们出行极为不便,胡北海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要是想改变村子的村容村貌,就必须从基础设施这个根基抓起。作为“头雁”的他,积极地去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引进亮化工程。很快,300盏路灯就像300颗明亮的星星,落户溇阳,照亮了村民们回家的路。同时,他还像一位巧匠,推动集镇街道改造、管线迁移等工程。如今,每当夜幕缓缓降临,那山山凹凹里亮起的星星点点的灯火,就像一颗颗璀璨无比的明珠,镶嵌在夜的黑色帷幕之上,溇阳村终于告别了那伸手不见五指的“两眼摸黑”的历史,迎来了光明的新面貌。


三、文明密匙:破除“赈酒经济学”的温柔革命

人情债革命:

从“鸡蛋赈酒”到“好公婆”评选

过去的溇阳村,赈酒的风气盛行得就像一场无法阻挡的洪水。哪怕是家里的鸡下了蛋,都要摆酒庆祝一番,村民们都背负上了沉重的人情负担。一位个体户回忆:“那时候一年光人情就要送出去7万多,只能自己想办法‘挣’回来。”村民们对这种情况是苦不堪言,可是又没有办法改变。胡北海上任之后,大力推进“文明新风”建设。他通过发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三长”等各方力量,推动完善符合本村村情的村规民约。他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新风尚,并且每年都会举行“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推选一批文明新风的标杆。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摒弃陈规陋习,卸下了重重的包袱,幸福感大大提升,乡村文明就像春风吹过大地一样,蔚然成风。


展翅篇:党群连心绘新卷

三长制密码:

基层治理的溇阳方程式

胡北海心里清楚得很,乡村振兴这盘大棋的关键就在于人心。他始终坚守“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信念,用心、用情、用力地去服务群众。自从全面推行“三长制”以来,他就像一面旗帜,作为村民代表率先垂范。他率先建立了“邻里议事坊”示范点,搭建了一个和谐的桥梁,每当遇到复杂的矛盾纠纷,就会邀请乡贤、老干部等德高望重的代表,一起帮助解决,“议事坊”年平均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获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在他的努力下,溇阳村连续3年都没有发生过上访事件。他还像一位贴心的亲人,每年带领村两委走访慰问高龄老人45人次,引导党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治理30余次。他又像一位勤劳的筑路工,带领村民整修35公里产业道路,如今的溇阳村再也看不见“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同时,他还像一位神通广大的魔法师,积极引进项目资金1000万元,用于易地搬迁安置点和环境卫生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他的带领下,溇阳村的党群关系就像咬合的齿轮一样,党群关系更加紧密了,乡村治理的美好蓝图在溇阳村得到进一步实现。

在胡北海的带领下,溇阳村就像一块充满魔力的磁石,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返乡创业的青年才俊。他们利用抖音等平台直播家乡的美景和农产品,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购买农产品,溇阳村的农产品从此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国的大舞台。


尾声:山乡涅槃启示录

十年的时光,就像一把精心磨砺的宝剑,溇阳村在胡北海的带领下,实现了令人惊叹的华丽蜕变。从曾经的“空白村”摇身一变成为产业大村,完成了新生的涅槃;从往昔那“脏乱差”的模样,变成了如今宛如“小香港”般的整洁与繁荣;从过去“人情负担重”的困境,转化为现在“文明新风盛”的良好局面。胡北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头雁”的担当和使命。他的故事就像一首激昂的赞歌,在溇阳村的山水之间久久地回荡。

溇阳村的涅槃重生,不仅仅是对“党建+人才+产业”振兴哲学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强有力回应。它像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具备勇于担当的精神,并付诸脚踏实地的行动,哪怕是再贫瘠的土地,也能够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开出充满希望的花朵;再落后的乡村,也能像沉睡后苏醒的巨人一样,迎来崭新的春天。

溇阳村,正如同那只涅槃重生的凤凰,在乡村振兴的广阔道路上展翅高飞,意气风发地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责编:肖君

一审:熊惠

二审:杨明

三审:陈桦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