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植融媒9月24日讯(新华社记者 张格 阮周围)“大家身上没有喷香水或驱蚊液吧?”进入蚕房前,向林芝反复向记者确认,并耐心叮嘱要在石灰粉上踩踏消毒。在湖南省桑植县上洞街乡麻洛村,“养蚕红人”向林芝早已把“蚕宝宝”当成自己的“宝贝”,悉心呵护。
轻声走进小蚕养育室,向林芝蹲下身来仔细观察,不时用筷子把桑叶拨动均匀。
“小蚕生命弱,喂养很严格。”向林芝说,刚开始养蚕时,她连蚕都不敢碰。通过一番学习钻研,现在她已经慢慢摸到门道。
2017年,向林芝回乡创办养蚕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种植桑树。“桑植县历来就有种桑养蚕的传统,加上现在家乡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很适合发展桑蚕产业。”她说。
向林芝不仅自己租了500余亩土地种桑,还带动当地老百姓种植桑树、养蚕。合作社为村民销售蚕茧兜底。
从养蚕房往山下走,路过大片桑树林后,便来到制作蚕丝被的工作室,几名农妇正在合力将蚕丝棉兜均匀铺开。如今,合作社转型生产和销售蚕丝被,吸纳了当地一些留守妇女务工。
“好山、好水、好空气才能种出好桑叶、养出好蚕、产出好丝。”员工刘芝花熟练地拉扯着柔嫩的丝絮说,优质蚕丝有着很强的柔韧性,即使用力拉扯也不会断。
农闲时,刘芝花就来工作室做被子,每天有80元收入。“现在我家里也能盖上蚕丝被了!”她说。
2020年,合作社蚕丝被销售额达400余万元。向林芝说,桑树全身都是“宝”,桑树叶、桑树皮、果实桑葚等,都有很高的经济附加值,未来她计划带领村民发展桑蚕产业深加工。
上洞街乡地处澧水流域,清甜的山泉水汩汩流淌,滋润了山间的茂密丛林,灌溉了一方水土,也给当地百姓致富带来新渠道。
在双溪村的湖南澧水南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瓶瓶原生态山泉水从这里发出,销往全国各地。
车间里,过滤消毒、吹瓶、灌装、检测……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我们选择在水源地建厂、灌装,更多地保留天然山泉水中的有益成分和矿物质。”公司总经理杨太田介绍,公司现在年产山泉水30万吨,产品包括桶装、瓶装山泉水和泡茶、母婴山泉水等多种类型。
水厂因地制宜,打造就业扶贫车间,为当地村民提供长期稳定的岗位。4年前,汤晓云辞掉外地的工作,返乡成为水厂的一名灯检员。“公司花钱派我们出去接受质检培训,通过考试后我就正式上岗了。”汤晓云说,以前外出打工是因为在家乡挣不到钱,而现在家乡有了自己的产业,“赚钱、顾家两不误。”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要开发利用,也要精心呵护。”杨太田说,为保护水源地环境,水厂严格管控处理工艺,采用蓄水池储水等方式,引流泉水入厂。
“山泉水喝起来甜,它带来的致富滋味,更是甜到人们心坎里。”站在背靠险峻大山的厂区前,杨太田感慨:只有用好生态优势,才能把滋养百姓的自然资源,变成润泽乡村的财源。
来源:新华社
责编:李卿瑶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桑植县产业类AA评级工作推进县长办公会召开
梁高武殷切寄语教师队伍:弘扬教育家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梁高武调度桑植县重点项目推进工作
梁高武到八大公山镇车大河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梁高武调研桑龙高速桑植服务区建设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一行来桑考察
桑植县召开“四类”项目调度会议 部署重点项目推进工作
桑植县2025年烟叶收购工作会议召开
上河溪乡云海风光
伴随着桑植的万物生长,打开脑洞,你还知道哪些桑植的“野生”汉字?#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芙蓉桥第十届“三月街”等你来相会!感受桑植民俗文化#民俗文化 #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是谁,送你来到大桑植 #桑植白茶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乡村振兴 #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张家界桑植芙蓉街第十届“三月街”等你来#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民俗文化
清明祭祀请牢记!桑植方言版森林防火口诀!#森林防火#全民参与
15分钟×4万学生=?桑植县用课间改革交出活力答案
冲刺高考 桑植一中学子开启逐梦新篇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