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坪乡:整治顽瘴痼疾 打通交通“任督二脉”
2022-07-19 13:04:23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李卿瑶 | 作者:张博 杨柳          浏览量:9654

桑植融媒7月19日讯(记者  张博 杨柳)7月18日,走进桑植县竹叶坪乡,乡村公路上车来车往,通行有序,摩托车、电动车驾驶员全部戴有头盔;各条道路上,不时可见执勤交警和巡逻警车;街边“戴头盔、不酒驾”“文明交通,从你我做起”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身穿志愿服装的志愿者们,也正在协助交警对来往车辆和行人进行文明交通劝导。

这是桑植县自开展交通顽瘴痼疾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竹叶坪乡内的一个个场景。作为桑植“东大门”,竹叶坪乡处于桑植与慈利县、武陵源区交界之地,是桑植县内通外联的主动脉之一。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多措并举,“对症下药”,取得不错成绩,截至目前,全乡未发生一起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聚焦重点  联合治理成常态

7月15日,桑植县305省道走马坪白族乡、竹叶坪乡路段,乡政府正联合交警、交通、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开展农村交通安全联合整治行动。高温酷暑下,民辅警坚守在劝导点协助疏导交通,遇到没有戴安全头盔的摩托车、电动车驾乘人,立即拦停,要求驾乘人戴好头盔,注意安全。

“现在到路上开车好开多了,摩托车不乱窜了,车主们逐渐养成戴头盔的习惯,主干道乱停乱靠、赶集占道的现象也得到了解决,交通比以前顺畅了很多。”聊起桑植县交通秩序新变化,开了10年班车的钟师傅感慨万分。

“乡镇人少事多,很多工作的开展需要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像今天这样的联合整治已成常态。”自县委县政府部署开展交通顽瘴痼疾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由县委政法委牵头,从公安交警、城管、交通等职能部门及乡镇政府抽取多名精干力量,组成多个联合专项整治组,在全县各个执勤点常态化开展联合整治。目前,通过高频次、严要求的检查,竹叶坪乡普通公路戴帽率达到84.16%,位列全市乡镇普通公路戴帽率第一。

“为提升路段治理管控力度,我们积极探索改进路面管控勤务,在主干道采取了对接巡逻、设点检查、定点值守相结合的管控模式,夜查夜巡常态化,对过往‘两客一危一货’车辆逐车检查登记,确保问题车辆‘不出境、不入境’。”桑植县交警大队瑞塔铺中队队长赵林志说道。

紧盯容易诱发事故的违法行为,严查酒驾醉驾毒驾、无牌无证无保险车辆、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非客运车辆载人等违法行为,我县正建立起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形成严管重罚高压态势,精准整治斩乱源除隐患。

聚焦村民  全面宣传入人心

“农村地区最突出的交通问题是什么?”“骑摩托车为什么要戴安全头盔?......7月15日傍晚,在竹叶坪乡浸峪村,30多名村民围坐在一起,中间,浸峪村支部书记高德军拿着小喇叭,正扯着大嗓子给村民们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为扎实推进我乡交通顽瘴痼疾专项整治行动,增强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守法意识,今年来,乡政府联合桑植县交警大队瑞塔铺中队下沉基层,走进村、组,全面开展屋场会,力求宣传到每户每人。”竹叶坪党委委员、副乡长阎明清介绍道。

除了开展屋场会,竹叶坪乡结合本乡的实际情况,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在公共场合摆设展板、新闻宣传、村村响宣讲等多种方式向村民宣讲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农用三轮车违法载人、驾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告诫大家要自觉养成安全驾驶、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这样的宣讲很有必要性,让我们更多了解安全驾驶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后交通出行我一定遵守交通规则,戴好头盔,而且我还要叮嘱我的身边人遵守交通规则,平安出行。”浸峪村村民高朝说道。

截止到7月中旬,竹叶坪乡共开展屋场会50余场,发放宣传单、宣传册20000余份,张贴海报500余张,悬挂横幅40条,发表新闻报道43篇。

措施上抓实,治理上合力,宣传上细致,保障上倾斜,整治顽瘴痼疾目前取得明显成效。而文明贵在坚持,文明贵在养成,推动全县交通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工作更进一步,需全体干部齐心协力、不弃微末、久久为功。

责编:李卿瑶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