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张家界20年的凉面,秘诀就在这碗汤里!在家就能做
2022-07-26 12:43:28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唐藤 |          浏览量:1136

张家界,作为海内外游客喜爱的度假旅游圣地,除了“山珍奇味”,其独具特色的美食小吃也逐渐为外人熟知。这里既有以土家风味为代表的民族佳肴,也有人间烟火浸润下的特色食材酸香麻辣的口味让人们赏美景的同时,口腹之欲也得以极大满足。

小二的胃也不出意外地被这里的美食彻底俘获。在张家界进行了半个月前采工作,导演组几乎把各种菜肴小吃都试了个遍,为大家寻到了来张家界绝对值得打卡的几大火爆小吃





第一站



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张家界大小餐馆里最受欢迎的却是热气腾腾的火锅,而且是只有来张家界才能吃到的特色火锅,到底是怎样的美味宁愿大汗淋漓也要吃得过瘾?


1

打鼓皮火锅鲜香麻辣

一口接一口停不下


什么是“打鼓皮”?


从牛骨头上打下来的肉很薄,如同皮一样,即为“打骨皮”,后来普遍称为“打鼓皮”。


擅长制作打鼓皮火锅张勇平从妈妈那里学会了秘诀,让打鼓皮在保持鲜嫩的同时还筋道十足!


-01-

打鼓皮本身筋脉遍布,要使其在烹饪过程中保持鲜嫩,不失筋道,就要从刀法和焯水方面双管齐下:


首先,切肉的刀法上要精益求精,顺着经络切成1厘米左右的细条状。这种粗细程度入口后既不难嚼,也不失食材本身的筋道。


其次,由于打鼓皮易出水,因此需要提前焯水1分钟去掉多余水分,保证其嚼劲。


-02-

起锅倒入菜籽油,油热后放蒜、姜、花椒、干辣椒爆香,再倒入打鼓皮翻炒,激发肉质的香气。


-03-

加蚝油、辣酱、豆瓣酱、鸡精调味,并倒入用猪骨熬制的高汤,大火收汁,使打鼓皮鲜上加鲜,入口更加爽滑鲜嫩。


-04-

出锅前加入红辣椒提色增辣,最后撒上花椒粉和葱花即可。

夏季吃辣有助于排出人体内的湿气。出锅后的打鼓皮放在炉上慢炖,香味随着温度的升高散发开来,夹起满满一筷子的牛肉,筋骨相连迫不及待塞进嘴里,是筋骨在牙齿碰撞下产生的美妙音符;滴落的汤汁搭配白米饭,更是让人欲罢不能!吃完还能加汤涮菜,荤素搭配,一锅就能解决





第二站




张家界此时正是旅游旺季,解暑的凉面成为游客们的必打卡美食项目。在街头巷尾,总能看见凉面身影,对于当地人来说,凉面早已打破季节时令的限制,成为一日三餐的选择。有荤有素有主食,解饿解馋更解暑!

民间高手杨松林制作了30年凉面,从游走在街头的小摊车,到隐匿在居民楼里的小铺子,再到如今开在繁华商业街的新门店,无论搬到哪儿,食客们都一直追随着他的脚步。


制作一碗好吃的猪耳朵凉面,往往需要6小时以上的时间。不仅要纯手工制作凉面条,还要提前制作出十几种配料,如何才能学会这道风靡张家界几十年的小吃?凉面好吃的秘诀有哪些?



2

风靡张家界二十年的凉面

西红柿汤是关键

-01-

水和小西红柿按 1:1的比例打成颗粒,倒入锅中煮开后静置放凉。

凉面好吃的关键

老杨家凉面好吃的关键在于用小西红柿熬制的汤料,这是老杨的独创。利用果酸替代醋酸,浆果特有的酸甜增添了与众不同的新鲜感




-02-

盐水汤料:用盐、鸡精、麻辣鲜、水等多种佐料配制而成。

一碗让人回味无穷的凉面,除了汤汁,面条也是关键。


-03-

碱面条下开水锅中煮20~30秒,八成熟后捞起,放入凉水中快速降温,沥干水分后加入菜籽油,用筷子抖散防粘,静置7分钟,彻底放凉即可。

碱面做法:100斤面粉加6~7斤食用碱,再加20~30%左右的水即可。


【窍门】凉面煮至八成熟时捞出,可以使其口感不软不硬,爽脆香滑。


-04-

卤猪耳朵:用桂皮、香叶、八角、花椒、干辣椒、肉蔻、草果、香茅草等做成料包,和猪耳朵放入用老抽、生抽、盐、水调好的卤水桶里熬煮1小时,取出晾干,切成薄片,加入辣椒制成凉拌菜,随吃随取。

-05-

凉面上依次放入豆芽、海带、韭菜、酱萝卜、榨菜、蒜泥、生抽、盐水汤、西红柿汤、辣椒油、猪耳朵等配料即可。

放入十几种配料后的碗内,已堆成一座小山。翻拌拌匀,细细品尝,酸、辣、鲜、香、爽,丰富的味道与口感令人应接不暇。一根凉面,裹挟一筷汁水,唇齿之间留下西红柿的清爽酸香与猪耳朵的脆韧爽口





第三站



张家界的南门口,是一条拥有几百年历史的老街。自古水运发达,交通便利,是繁华的商业中心,如今更是本地人和游客爱去的美食集合地,集齐了夜宵小吃和网红爆款。南门口的热闹可以从傍晚一直持续到凌晨4点,张家界夜宵烧烤届最强组合究竟是什么?

民间高手朱晓明是一位90后,却已经纵横烧烤界十几年,是顾客心目中的张家界“烧烤一姐”。



3

烧烤界新人气组合

米辣子配腊肉 太满足

米辣子,可以简单理解为张家界版辣条,是这里特有的土家小吃。过去储存食物不便,土家人便会把没吃完的糯米饭加上坛子酸辣椒和盐巴,做成开胃可口的米辣子粑粑,后来逐渐简称为米辣子。


土家火塘熏烤出的腊肉,是湘西地区家家户户必备的食材,也因每年来张家界的游客而名满全国。将米辣子和腊肉这两种极受当地人喜爱的食材用来穿串烤制,是朱姐的独创。




 烤米辣子 




-01-

用糯米饭、剁椒、盐、鸡蛋,和成团,揪一块剂子,放入油锅中煎成薄饼状,煎过的米辣子糯而不软,香而不腻。

【窍门】鸡蛋可以使米辣子烤制后色泽金黄诱人,酸辣之余增添了蛋香味。


-02-

将米辣子晾凉后切片,串成串,两面均匀刷油,烤至两边微微起小泡,撒上辣椒粉、孜然粉,最后撒上葱花即可。




 烤腊肉 




-01-

将腊肉洗干净,切成半厘米的薄片,串成串,两面均匀刷油,烤至金黄。

-02-

撒上辣椒粉、孜然粉,最后撒上葱花即可。

烤米辣子和腊肉的诀窍在于油要刷的均匀而持久,火候也是一道决定口感的门槛。烤好的腊肉外焦里嫩,香而不柴;而米辣子既保留了酸辣香糯的口感,也有高温炭火带来的“硬气”与“火辣”,一荤一素,越嚼越香,回味无穷~


无论是“随做随吃超便捷”的打鼓皮火锅,“解饿解馋更解暑”的凉面,还是“夜宵烧烤界最强组合”烤米辣子和烤腊肉,张家界小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味传达口腔的幸福讯号,更是人们在忙碌之余积蓄能量的绝佳利器,大快朵颐间方能一扫疲惫!


责编:唐藤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