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植融媒8月12日讯(通讯员 邱德帅 尚柳)8月11日,记者走进澧源镇洋公潭村平菇培育基地,看见技术负责人罗金平忙着将一排排菌袋整整齐齐摆放,一簇簇破袋而出的平菇,宛如一把把撑开的小伞,透着一缕缕独特的清香。
“今年新建7个平菇产业大棚,从平菇长势和市场前景来看,预计产量可达10万斤,产值可达30多万元。”罗金平介绍,“当前正是平菇销售旺季,咱们的产品直供县城超市和菜市场,销路可紧俏了。”今年52岁的罗金平是常德人,自2000年来到桑植后,一直在洋公潭村发展平菇产业,因为长期潜心钻研技术要领,通过专家指导、网络学习和摸索实践积累经验,掌握了一整套平菇培育关键技术,他的大棚产出的平菇不但质量好,产量也高,每年纯利润都在10万元以上。
自县城管局驻村工作队进驻后,把产业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发现洋公潭村地处城郊水源地保护区,不能发展养殖类产业。当了解到罗金平的平菇产业属于生态农业,且无污染适宜规模化发展,经过多次沟通交流达成一致,决定因地制宜由村集体以大棚等基础设施入股,罗金平以技术入股,将平菇产业作为村集体经济支柱产业规模化发展,并签署协议约定了收益分配和项目实施方案。
“村集体累计投入了平菇产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资金30万元。”村党支部副书记陈伟说,像洋公潭村这样的平菇产业基地,全县目前只有两家,而且投入小、见效快,加上罗师傅技术成熟,市场客源稳定,“可以说这个平菇产业就是咱村兴村富民的可持续好产业。”
“平菇大棚基地除了零散用工,长期就业的有3个人,主要从事菌棒接种、装袋和采菇作业,其中50多岁的脱贫户谷红春需要照料残疾家属,基地按照每天90元的标准核算固定工资,另外两名工人则采取多劳多得方式计算酬劳,每天最高可超200元以上。”驻村工作队队员蔡斌说,基地仅务工劳务支出就达10多万元,这就是平菇产业的社会效益。
“可以说平菇产业是驻村工作队携手村‘两委’聚力打造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提供了一批‘家门口’就业岗位。”驻村第一书记罗军告诉记者,下一步,村集体将做大做强做优平菇产业,向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并谋划以提供菌棒、农户认领、保价收购的方式,带动村民自愿发展平菇产业拓宽增收渠道,“‘菇’足干劲促振兴,让平菇成为村民们鼓起腰包过上好日子的‘致富伞’。”
一审:秦福
二审:杨明
三审:吴明波
责编:李卿瑶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桑植县产业类AA评级工作推进县长办公会召开
梁高武殷切寄语教师队伍:弘扬教育家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梁高武调度桑植县重点项目推进工作
梁高武到八大公山镇车大河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梁高武调研桑龙高速桑植服务区建设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一行来桑考察
桑植县召开“四类”项目调度会议 部署重点项目推进工作
桑植县2025年烟叶收购工作会议召开
上河溪乡云海风光
伴随着桑植的万物生长,打开脑洞,你还知道哪些桑植的“野生”汉字?#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芙蓉桥第十届“三月街”等你来相会!感受桑植民俗文化#民俗文化 #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是谁,送你来到大桑植 #桑植白茶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乡村振兴 #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张家界桑植芙蓉街第十届“三月街”等你来#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民俗文化
清明祭祀请牢记!桑植方言版森林防火口诀!#森林防火#全民参与
15分钟×4万学生=?桑植县用课间改革交出活力答案
冲刺高考 桑植一中学子开启逐梦新篇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