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植融媒7月18日讯(通讯员 方正阳)7月1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视频《开会20次,却不知道贫困户名字》,其中揭露的问题令人称奇:某县城市管理局局长召开扶贫工作会议20次,却不曾去过其帮扶的村庄,甚至连其帮扶贫困户的名字都不知道!某地一名国资委工作人员对其帮扶对象苏某莲的情况对答如流,但“每次都不见面”,以至于苏某莲去世几个月后还有上门帮扶记录。在党中央三令五申要严防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势下,这种“只表态、不表率”“只开会、不入户”的行为既荒唐又引人深思。(源自中央纪委国家检查网)
精准扶贫,核心在精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资金到户、脱贫成效要精准。上面的这位结对帮“糊”干部,可以说帮扶措施肯定也是“糊涂账”不精准,这种“不记名”式帮扶成效可想而知,扶贫的首要环节在摸清贫困户的家底,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户因人制定扶贫政策,“因病治病”助力脱贫。如果第一步出了问题,那么定会导致扶贫项目、扶贫政策难以精准落户,扶贫成效大打折扣。
结对帮扶,帮的是情,扶的是贫,以上现象表面上看似是扶贫工作的不上心,小错误,实则反映出的则是作风建设出了问题,少数党员干部未能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致使扶贫走样、扶贫造假、数字扶贫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防帮“糊”干部们继续“糊涂”,贫困地区的党组织和纪检部门要打好“组合拳”,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抓常、抓细、抓实、持之以恒,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
结对帮扶,不仅是要能够说的出名道的出姓,其实质是要能够了解贫困户的贫困症结,同时和贫困户针对致贫原因,因户施策找“路子”,想办法。切实解决好“扶持谁”、“如何扶”、“真扶贫”、“扶真贫”的问题,真正找对“穷根”斩“穷根”。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发展越往前,民生改善越要跟进,脱贫在人,帮扶在人,希望那些帮“糊”干部不再糊里糊涂。
责编:熊惠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桑植县产业类AA评级工作推进县长办公会召开
梁高武殷切寄语教师队伍:弘扬教育家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梁高武调度桑植县重点项目推进工作
梁高武到八大公山镇车大河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梁高武调研桑龙高速桑植服务区建设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一行来桑考察
桑植县召开“四类”项目调度会议 部署重点项目推进工作
桑植县2025年烟叶收购工作会议召开
伴随着桑植的万物生长,打开脑洞,你还知道哪些桑植的“野生”汉字?#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芙蓉桥第十届“三月街”等你来相会!感受桑植民俗文化#民俗文化 #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是谁,送你来到大桑植 #桑植白茶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乡村振兴 #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张家界桑植芙蓉街第十届“三月街”等你来#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民俗文化
清明祭祀请牢记!桑植方言版森林防火口诀!#森林防火#全民参与
15分钟×4万学生=?桑植县用课间改革交出活力答案
冲刺高考 桑植一中学子开启逐梦新篇
记河口乡沙洲村支部书记陈仙娥的奉献之路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