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交出人民满意新答卷
2022-10-27 09:45:35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刘璐 | 作者:王荷嘉          浏览量:14020

桑植融媒10月27日讯(通讯员 王荷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新的“赶考”答卷,就必须要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以实践为基础推动理论创新,以创新的理论继续指导新的实践,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因此,全体中国共产党人要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筑牢“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实实在在把事情做好,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在学思践悟中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自觉承担起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使命。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大同”、“知行”等思想不谋而合,这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了可能和实现路径。中国共产党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奉者和实践者,也是我们民族一切优秀文化、思想的继承者。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回答中国之问、回应中国人民之问,就要在发展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为其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水,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为其灌溉马克思主义的活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的新形式。使马克思主义植根在中华大地的同时结出具有中国味道的果实,继而在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理论创新和发展。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两个方面的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坚持“两个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之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科学回答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要与时代精神、时代主题、历史使命相结合;在助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要融入中国特征和人民心声,引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活”的真理,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只有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上勇于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最终实现伟大中国梦。

责编:刘璐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