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风采 | 石垚:情系妇女儿童 当好群众“贴心人”
2022-12-13 15:32:43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张博 | 作者:杨柳 肖磊          浏览量:15831

桑植融媒12月13日讯(记者 杨柳 肖磊)人大代表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为进一步宣传我县人大工作,弘扬各级人大代表干事创业、履职为民的精神风貌,助力桑植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幸福美丽新桑植作出更大贡献。桑植县融媒体中心从即日起推出《人大代表风采》系列报道,讲述人大代表在不同岗位争先创优、奋勇拼搏的风采。今日播发第五期:《石垚:情系妇女儿童  当好群众“贴心人”》。

在八大公山镇徐家桥村,每天都有村民来村部办理事务,石垚总会第一时间为村民办理。2021年3月,石垚担任徐家桥村妇联主席,作为村干部一名的“新手”,她总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她是群众口中的“贴心人”,也是村里的“大管家”,在工作岗位上以村为家,与村民朝夕相处,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点一滴。

石垚是湘西花垣人,2017年跟随丈夫来到徐家桥村,成了新的“村里人”。在完全陌生的环境,刚来的石垚还有些许不适应,但她性格开朗大方,擅长舞蹈,积极参加村里组织到镇上参赛的一些文艺节目,渐渐和村里其他妇女熟络起来,对村里的大事小事也越来越上心,很快融入到了其中。2021年3月份, 石垚当选为村妇联主席。“当选成功后,深感无上光荣的同时,更感到肩负的责任重大,我要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关心村里的大小事,将妇联工作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常规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引领我村妇女群众展现新时代巾帼风采。”石垚回忆起当时的心境,依旧很感慨,同时依然信心十足。

徐家桥村是八大公山集镇附近的一个小村落,全村921人,9个村民小组,372名妇女,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确定了“一个片区,一个产业”的发展思路,村里以发展烟叶、粽叶、梅茶为主。

11月22日,记者见到石垚时,她正在登记村里的留守儿童名录,“今年留守儿童一共有14个,相比去年有所减少,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在外务工的回来后都留下来了。”

作为妇女儿童主任,收集新生儿、留守儿童信息,摸查清楚村里妇女情况,哪些是外出妇女,哪些属于留守妇女,建立村妇女联络群,以便了解妇女同胞们生活情况,入户走访村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这些都是石垚的日常工作。

石垚在村部图书室精心挑选了几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打算送到王书瑶(化名)家里,这是上次入户走访和王书瑶的约定。“她是个懂事又爱看书的小姑娘。”当天是星期二,王书瑶在镇上上学,家里只有外婆,石垚将书送到王书瑶外婆手上,陪老人说了好一会儿话。 “他们时常过来看望,我心里感谢又感动。”王书瑶外婆说。

“石垚,我肚子疼得不行了,你能送我去下医院吗?”今年7月份的一个中午,村民黄小林腹痛难忍,打电话向村里求助。石垚当即从村部赶到黄小林家中,看到黄小林已经疼到蜷缩在地,十分痛苦。把黄小林的孩子安顿好后,立刻带着黄小林赶往县里的医院,所幸送医及时,经过治疗,黄小林住院一周后康复出院。

“群众认可,有问题愿意向我反映,有困难愿意找我帮忙,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石垚说。

除了做好村里的妇女儿童工作,石垚还是村里的“文艺委员”,时常在村部组织村里的妇女学习广场舞。在镇里组织的广场舞比赛中,徐家桥村的广场舞队伍获得了不错的名次。

“她是学习上积极的好标兵,工作上认真的好同事,在家庭中是一位贤惠的好妈妈。”徐家桥村党支部书记桂克骏说到,“一年多以来,始终就是做到了与党委政府、与组织上同频共振,与群众同心同德,与同事同向同心,切切实实履行好了人大代表和村支两委的职责。”

“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我们代表人民履行职责,我深知自身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村妇联主席,我要更加实干拼搏,带领全村妇女同胞们展现新时代女性巾帼风采。”石垚说。

(一审:秦福  二审:杨明  三审:吴明波)

责编:张博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