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助力机械“下田” 春种生产再“提速”
2023-02-22 09:26:55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张博 | 作者:冯成 李伊平          浏览量:7398

桑植融媒2月22日讯(通讯员 冯成 李伊平)2月20日,春风里的桑植,风景如诗。洪家关贺龙故居,紫红的梅花悄悄爬上了枝头;刘家坪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纪念碑前绿植修剪成的“长征”二字,因春天的到来变得格外嫩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优质稻产业基地,耕地机器隆鸣;八大公山镇细砂坪村乡滋味莓茶基地,车辆正在装载修剪下来的枝条......田间地头一派繁忙、不负春风的景象。

近年来,桑植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以交通强县工作为引领,以路长制为抓手,围绕“建、管、养、运”四好目标,开创“共商、共建、共管、共养、共享”的交通强县模式。十三五期间,桑植县累计完成投资12.7亿元,完成建制村、自然村通畅公路1157.41公里,联通断头路426.5公里,窄路加宽773.43公里,实施危桥改造41座,建渡改桥15座,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桑植的乡村,真切感受到村民对拥有“一条好路”的兴奋和感动,身居山区的农民深知一条好路,不仅关乎他们的日常出行,更关乎家家户户的生计和发展。因为路通人气来,村里的特色优势资源才能“变现”,最重要的是农业机械能开进田间地头,人力劳作换成了机械。交通改善,让一个村子焕发无限生机和活力。

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自2017年开始,将产业路打造成群众的致富路、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修建了8.2公里黄桃产业路、1.17公里丑柑产业路、1.3公里优质稻产业路、1.52公里养殖产业路,1000亩水田实现机械化作业。

“我的1.2亩水田流转给村里合作社耕种,全村1000多亩都是集体产业,我只等年底分红。以前,牛耕一天都搞不完。现在两头“铁牛”开下田,一亩地只需要30分钟左右就耕完了。”75岁的村民谷春祥说道。

农村因路而美,农民因路而富,产业因路而兴。如今,行走在桑植,所见所闻令人欣喜,一条条整洁平坦宽敞的硬化水泥路在乡间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一辆辆城乡客运班线、物流货车穿梭往来、安全便捷;水泥路村村相连、户户相通到交织成网,更加畅通和便捷的出行条件。深山里的粽叶、茶叶、名贵中药材、蜂蜜等土特产依托交通网运出深山,走俏市场,实现了“四好农村公路”与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了一条条致富路、产业路、幸福路。

(一审:秦福  二审:杨明  三审:吴明波)

责编:张博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