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第一次走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20-11-27 17:46:46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李卿瑶 | 作者:杨明 张雪          浏览量:987

桑植融媒11月27日讯(记者 杨明 张雪)1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知识产权助力精准扶贫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国家知识产权局扶贫办主任朱兴国,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云海受邀出席发布会,介绍知识产权助力精准扶贫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从信息优势、制度优势、产业优势三个方面,介绍了国知局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独特优势助力精准扶贫情况。多年来,国知局通过专利技术强农、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探索出家将知识产权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融合、共发展的有效途径。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刚才介绍中提到了桑植县要打造“知识产权精准扶贫世界样本”的目标,请问这个目标的提出是基于什么考虑,另外这个世界样本的样本性将如何体现?

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云海:从1994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已连续帮扶桑植县26年。在坚持高质量整村推进的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桑植县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行业优势,逐步形成了以产业扶贫为核心,以地理标志产品培育为主要着力点,以“建设一个品牌、带动一方产业、稳定一份收入(建品牌、带产业、稳收入)”为目标,打造“质量高、发展快、模式好”地理标志产品,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促进地方扶贫产业提质增效,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我想这些经验不仅仅在桑植,应该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应该切实可行。可以说是打造了质量高、发展快、模式好的“知识产权精准扶贫的世界样本”。

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云海

回答提问中,赵云海还热情为媒体记者介绍了桑植县基本情况,并现场展示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桑植白茶产品棕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助力下,桑植县共培育了“张家界大鲵”“桑植魔芋”“桑植蜂蜜”和“桑植白茶”4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及“桑植萝卜”“张家界大鲵”2件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拥有量居张家界市第一。

赵云海表示,桑植县将继续强化知识产权工作,持续运用好地理标志和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围绕“源来桑植”区域公共品牌,继续打造知识产权精准扶贫的世界样本,切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借此机会欢迎媒体朋友能够来美丽的张家界看看。《阿凡达》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叫作潘多拉的星球,所以张家界是这样宣传的:潘多拉很远,张家界很近。

责编:李卿瑶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