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农商银行:以茶为媒 全力助推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8-10 16:48:17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陈中化 | 作者:龙芳          浏览量:9775

桑植融媒8月10日讯(通讯员 龙芳)“你们快进来坐,尝尝新茶!”近日,张家界万宝山茶叶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刘珍元热情招呼着前来回访的桑植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多年的相处中,桑植农商银行早已被她视为“老朋友”。

张家界万宝山茶叶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茶叶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省级龙头企业,1952年出生的刘珍元是该公司的负责人。2007年,退休后的刘珍元带着从农信社借的5万元贷款,和另外6名下岗职工一起,组建了合作社,选在600—1000米的高海拔地区——贺龙元帅的家乡洪家关白族乡,租赁老百姓闲置土地,开始种植白茶。2013年,大家一致同意把合作社更改为张家界万宝山茶业有限公司。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又是农商银行伸出了援手,提供信贷资金70万元,助其进一步扩大规模。多年来,凭借着对品种、质量的严格把关,张家界万宝山茶叶有限公司发展成了桑植县自有茶园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昔日的荒山,变成了“茶海”。该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全村3000余人从事有机茶种植工作,80%以上的乡亲们盖起了新房子,茶产业也成为了当地的致富产业。

“我准备把茶园的设施进一步完善,规划出一片区域专门供游客采摘,把茶文化和乡村旅游有效结合起来,让茶园成为年轻人的活动场所,成为网红打卡地,进一步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这还得多亏了农商银行给我们公司追加的100万元信贷资金,解决了我日常周转的难题!你们的支持是陪伴式的,让我们有足够的安全感!”刘珍元感激地说道。

从开户、存款、贷款,到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合作关系的深入也见证着银企的“双向奔赴”。如今的张家界万宝山茶叶有限公司拥有白茶种植基地1.5万亩,茶叶加工厂3座,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具备1000吨茶叶加工能力的生产线3条,公司固定员工119人,共与5个村集体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公司品牌“三鹤园毛尖”“洪家关绿茶”“金荆红红茶”均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公司也跨入了“湖南省省级龙头企业”行列,实现了红土地与绿产业的有机结合。

据了解,为进一步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桑植农商银行针对茶叶产业推出了“茶叶贷”。该行发挥点多线长面广的网点优势,通过开展普惠走访,将服务窗口搬到了田间地头。通过综合评级授信,为农户发放无担保的流动资金贷款,切实解决了茶农“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实实在在提升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桑植农商银行还通过积极对接湖南湘丰桑植白茶有限公司,进一步延伸了“桑植白茶”产业链,该公司在传统的散茶、茶饼的基础上,创新了白茶小月饼、白茶巧克力、白茶砖等产品,并计划开发白茶面膜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升“桑植白茶”的品牌知名度。据统计,桑植县现有茶园面积7.95万亩,茶产业从业人员9.45万人,有加工主体5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规模以上企业6家,专业合作社95家,年产量达4500吨,产值5.8亿元。

“桑植白茶”是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推广的“五彩湘茶”区域公共品牌之一,也是桑植县 “三农”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湖南桑植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积极助力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以“支农支小支微”市场定位为引领,聚焦当地特色产业,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截至2023年7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为57.9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49.92亿元,占比86.21%,共发放茶叶类贷款6882万元,支持茶产业经营主体及个人超247余户。

(一审:秦福  二审:杨明  三审:吴明波)

责编:陈中化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